2014年10月12日16版全版报道
本期小记者调查队番号:
温州市第二中学
调查成员:
队长:晚报记者 陈琼
参谋:指导老师 杜亦平
侦察兵:张月朗 黄靖然 杨长豪
王琳棋 雷 池 陈依源
应缇缇 陈信达
后方指导:言帆
新学期开学后,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各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口又恢复了“繁忙模式”,校门口横七竖八乱停的接送车辆影响了过往的交通……校门口的交通堵成什么样?造成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校门口的交通拥堵问题呢?温州市第二中学的小记者们对此展开了调查。有的前往校门口查看路面交通情况,看看行人、车辆有没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礼让;有的跑进教室采访同学或到校门口采访门卫;有的分头去找老师,针对“如何改善校门口的交通”这个问题,请老师们出谋划策,给些建议。来,一起看看同学们调查的结果吧!□陈琼 文/摄
调查一/校门口的交通怎么样? 挺糟糕的、比较拥堵……
下午五点,是温州市第二中学同学们放学离校的时间,校门口早已聚集了很多来接孩子的家长。我们的小记者们分头行动,第一组到校门口以及校门口外的望江路上调查路面交通情况,第二组去采访同学和门卫,第三组则拿着调查表去采访老师。“开始行动!”随着一声令下,小记者们带着调查任务迅速展开行动。
“家长您好,您认为校门口交通情况怎么样?”面对学生的突然提问,被采访的家长略有吃惊:“我觉得挺糟糕的,望江路经常堵得水泄不通。”这位家长还告诉小记者黄靖然,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远,所以她平时都是开车接送孩子的。由于二中校门口是一条狭窄的巷子,学校禁止家长将车开进巷子里,所以家长们只能在望江路一带寻找车位,有些家长找不到车位只能临时停靠在路边,等待孩子走出来。
随后,小记者杨长豪、陈依源、王琳棋来到了距校门口几十米外的望江路上,发现路上车流量很大,多次出现拥堵现象。小记者杨长豪看到了一辆临时停靠在路边的别克轿车,他快步走上前敲了敲车窗:“请问您的孩子是不是在二中读书?您是来接孩子放学的吗?”别克车主回答说是的,由于一时找不到车位,所以就临时停靠在路边,让孩子自己走过来。这时路边执勤的交警也过来提醒这位家长不能在这里停车,请他赶紧将车开走。
“你平时是怎么上学的,你认为上学路上的交通怎么样?”对于这个问题,八(10)班黄伟政同学说,他家住在博林大厦,每天早上7:15坐车出发到学校,在离校门口约二三百米处就开始出现拥堵现象。
从小记者们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同学、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上学与放学时段,校门口的交通拥堵情况较为严重。
调查二/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是什么? 不文明行车、路窄人多……
对于造成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小记者们又进一步展开深入调查。
“你认为造成拥堵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很多同学、老师、家长都各抒己见。八(2)班金晶同学说:“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学校门口的小巷路面窄,两头都有车进入,容易堵塞。”七年级王姝文同学说:“个别家长不放心孩子,就把汽车径直开到校门前,加上人又多,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体育老师修海峰说:“上、下班时间车流量大,时常会造成路面拥堵,而拥堵时很多车主又互不相让,造成了更大的拥堵。”有家长说不遵守交通法规是造成校门口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行人不走人行道,乱闯红灯;司机开车抽烟打电话,不礼让行人。”
三位小记者在望江路和校门口调查时,也发现了很多不文明现象,如行人欲过斑马线,过往车辆不礼让;转弯车辆强行转弯,没有礼让直行车辆;路边车辆随意停靠,阻碍通行;过往的车辆中,边开车边打电话、抽烟的司机屡见不鲜……17:20,小记者们还记录了这样一幕不文明现象:两辆过往的车辆在校门口交会时通行受阻,两位司机发生了口角。
随后,小记者雷池采访了该校副校长潘智敏。他认为校门口经过的车辆不仅多,而且乱停现象严重,甚至有些车辆经常随意掉头,这些不文明的开车行为是造成校门口拥堵的主要原因。
小记者又采访了学校门卫,门卫认为造成校门口交通拥堵跟附近的环境也有关。二中处于老城区,校门口路窄人多,早高峰时段有市民在巷子里随意停车吃早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拥堵现象。
小记者们通过调查,总结出造成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有:过往车辆不文明行车,路窄人多……
调查三/如何改善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 低碳出行、错峰出行……
如何改善校门口的交通拥堵情况呢?小记者应缇缇、雷池对此采访了同学和老师。对于这个问题,八(2)班金晶同学和七年级王姝文同学的意见一致:“建议家长把车停在离学校稍远一点的地方,避开车流量多的地段,让学生走路到学校。”八年级陈君琪和王瑜涵同学则倡导同学和老师们低碳出行,尽量做到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八年级腾骞同学也认为初中生有能力自己上学、放学,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走,“现在都是辖区内就近入学,学校应该离家不远,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家长尽量不要接送,以免增加交通负担。”还有同学认为改善交通拥堵问题需要每一位接送孩子的家长改变观念:“能够为他人着想,在合适的位置停靠车辆,避免后面的车无法通过而造成拥堵,长时间鸣笛又会产生噪音。”八(8)班林佳莹同学则认为校门口还需要增加交通告示牌,同时,交警驻点指挥和疏通也必不可少。
“我一般会提早二三十分钟出门,避开高峰时期。”郑毅老师认为错峰出行是一个能让自己不被困扰的好方法。
副校长翁振辉也接受了小记者们的采访:“学校门口巷子路窄是问题,很难一下子改变,但可以管制学校周边乱停车现象,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车辆进出的堵塞情况。”
队长手记
之所以要做这样一次调查,不仅因为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一直是一大难题,也因为很多学校为了缓解这一难题做了很多工作。为了改善校门口的交通,学校用心良苦,尽力规范家长接送学生的停车秩序,因为这不仅关系学生、家长以及过路行人的正常通行,更关系学生的人身安全。即便学校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校门口的交通问题依然困扰着很多人。就像小记者张月朗通过这次调查所感悟到的那样:校门口的交通状况虽较之从前已有很大改观,但仍需努力。校门口的交通拥堵问题不能只依靠学校的治理,还需要附近居民的支持与监督,更需要家长们的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