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二中 朱阳秋
作为文字教育者,我们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守着望着孩子们在文字的麦田里做游戏,欢快地收获文字的麦穗。我认为,汉字听写大赛能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特点。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每一笔,都是饱蘸着华夏碧血写就的。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
汉字听写节目形态设计研发者关正文说:民族文字听写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活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中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温州市第三届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组委会号召各县市开展参赛队伍选拔工作,推选优秀代表队参加此次大赛。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宣传汉字文化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且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通过选拔活动可以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校规范汉字书写水平的提高。
海坛山麓,翩翩少年。代表温州二中这所百年名校的听写队六名选手分别是:洪千然、王乐人、曾儒侃、卢绎、黄文奕和肖昊瑾。他们温文尔雅而不失活泼开朗,他们秉持二中“品德须修,学术是竞”的校训,悦览文史,畅游学海。参加此次大会展现出了他们出色的语文功底、丰富的词汇量和宽广的知识面。即便高手如云,他们依旧淡定自如。既然此刻已经起步,便只顾风雨兼程。
代表温州二中参加个人赛的是黄文奕同学,一位活泼开朗,落落大方的高个女孩,她是学霸,也是体育健将。她从小练习书法,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极为深厚。平日里,她常会翻翻字典读读好文章,也很乐意解答同窗好友在书写方面的疑惑。她以半决赛小组第一名的佳绩拿到晋级决赛的资格,与五位高手同台切磋。对此,她不仅感到荣幸,也有些紧张,因为对手实在强劲。但是,科比·布莱恩特说过一句话:“每场比赛都有输赢,那么为什么不做个赢的人呢?”是啊,努力拼搏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参赛历程:
10月22日,第一轮听写选拔赛,从八年级17位获奖选手中确定9位进入第一轮集训;
11月9日,第二轮听写选拔赛,确定6位最佳选手进入听写校队,开始第二轮集训;
11月18日,温州市第三届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进行预赛、半决赛,二中代表队以小组第一名的佳绩进入半决赛,最终拿到了晋级决赛的珍贵名额。聪慧冷静的黄文奕同学,在个人赛中也顺利晋级半决赛,再以小组第一的美好成绩冲进了决赛。于此开始,六位展现最美青春风采的少年们又开始第三轮加强版集训,等着进广电录播决赛了。
11月30日,温州电视台来电要求我们第二日中午前传送听写团体赛与个人赛的简介文字还有照片,于是在听写队家长微信群里,我们仔细地沟通各种事宜,在此感谢黄文奕妈妈的组织才能和摄影专家孟勇老师的倾情加盟。
12月1日,六位听写队员在香樟树下拍摄校园文艺时尚大片,青春美少年笑靥如花。
12月12日,温二中听写代表队,慧心蕙质的铿锵六人组,全力出击,终取得团体第三名二等奖、个人第二名一等奖的佳绩。温州电视台现场录播决赛,清秀儒雅的六名队员台上风范很是可人,不负他们俩月的勤心耕耘。尤其是队长黄文奕同学,最后与三中的选手进行胶着的加赛,谁先答错谁就跌出一等奖的行列。结果在全场观众阒然无声、屏息凝神的情况下,最后一轮定胜负,队长平静地写下了“重熙累洽”四个字,将对手击败。
黄文奕:
站在个人赛的台上,内心的紧张无以言表,从刚开始的发懵到后来的渐入佳境,我的内心也跌宕起伏,在强光的照射下,一度紧张的差点握不住笔。经过15个词的激烈角逐,我和4号台来自三中的蔡浩昌同学进入了加赛的环节。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前4个回合打成平手,观众也按捺不住了,席上屡屡传来议论。到了最后的一个词“重熙累洽”,进入了赛点。而我因为在平时集训时掌握过这个词,所以自信心十足,最后以一词险胜对手,获得了第二名。比赛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许多生词,更多的是对自己内心的历练和对临场发挥能力的强化,还有同学之间的友谊。这场比赛,将会成为我的青春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笔。
洪千然:
此次汉字听写大赛,首先给了我一个扔下手机,拾起字典,纵横古今的机会。每个词语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典故故事,其实方块字很美很有魅力,我了解了很多,受益匪浅。比赛告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好这些词语,坚持翻字典的习惯,让汉字融入我们的生活,让自己融入进汉字世界。其次,本次大赛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相较队友而言,我积累的词语不多,通过一个多月的集训,我接触到了很多完全没有打交道过的汉字,生僻字,记忆它们并举一反三,一份份厚厚的资料,一本本沉沉的字典,倍感压力。但时间久了,这是一种享受,增加了我的阅历。再者,这次的比赛,让我认识到了一群有趣的队友,他们个个是学霸,而且非常好玩,和他们一起集训总是很快乐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收获到了很多趣闻知识。从互不相识到并肩作战,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最后,要感谢很多人,感谢父母的悉心照顾,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感谢同学们的默默支持,感谢队友们的患难与共,感谢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和未曾放弃,我熬下来了,坚持下来了。
王乐人:
这一路走来,风起云涌,有惊喜,有激动,有无奈,有忧伤。忘不了台上,我们的手在微微颤抖;忘不了台下,我们的心随着词语怦怦跳动;忘不了午后,科学馆里那六对专注的眼神;忘不了傍晚时分,艺文书吧六个围坐一桌的身影;更忘不了,赛场内外老师们苦心的叮嘱和家长们期盼的目光。虽然,遗憾地离一等奖仅咫尺之遥;但收获的,是汇入脑海的一个个生词,是一次心灵的历练,是一份长久的友谊。短短几周时间,将成为生命中一段历久弥新的记忆。
曾儒侃:
对于比赛而言,心理有时比实力更重要。也许你在平时实力超群,有舌战群儒之才,但你在舞台上却又紧张得浑身直冒冷汗。我在听写决赛中,曾经把“轮毂”和“簪缨世胄”这种简单的词语写错。在台上,耿耿的镁光打在我的身上,我听见了我写错时我的队友发出的感叹,那一刻我的心仿佛一匹脱缰的烈马,猛烈地冲撞我的胸脯,撞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手上的毛孔不断地冒着冷汗,有点抓不住光滑的书写笔。最后一词“朋比为奸”,在前面已有两个词铩羽而归的情况下,我试图稳定住自己的情绪:用拳头轻敲着桌板,大口喘着气,神经放松,暗暗地告诫自己惩前毖后。主持人报完词语后,全场寂静无声,好像只有我在抑制着心跳,奋笔疾书。我很明白,全场鸦雀无声时的寂静,完全可以把一个精神高度绷紧的人击溃。首次参赛,初出茅庐的我们,一路将众多实力选手挑落马下,披荆斩棘,在激烈胶着的赛场上,游刃有余,夺得第三名。虽然没有登上温州市所有学校实力的顶峰,但这场在人生中或许只有一次的比赛仍然给我们留下了沦肌浃髓的印象。最重要的是,在这场比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一些日常教育难以涉及的知识和细节。
卢绎:
从队伍初建,到参加比赛,我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拼搏奋斗。一次次的集训,六人专心致志地备战。初赛,半决赛,决赛,我们一路走来,有过失望,有过激动,但不变的是我们为荣誉拼搏的心。台上的几分钟,是台下我们一个多月来的努力,每一个词语都是我们日积月累的精华。现在我依然记得六个人备战时专注的目光,比赛时队员们书写的身影,以及晋级时喜悦的表情。虽然最后的决赛离一等奖的位置仅有一步之遥,但我们收获了一个个生涩的词语,六人的友谊还有我们的荣誉。
肖昊瑾:
一个多月的努力,让我们在取得团体赛第三名、个人赛第二名的的好成绩,更让我们积累了不少生僻的词汇,对我们的语文水平也是一种提升。同时在这个团队里,我感到了团结的力量,大家一起钻研,帮助记忆,互相学习,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增进了友谊。取得这个奖项,更是离不开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耐心教诲。这次听写大赛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对我个人的一次历炼。我虽然是一名替补队员,没有站在台上,但在台下同样感受到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为台上的队友捏一把汗,为他们加油鼓劲!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成长体验。
他们博闻强识,是众多同学中的凤毛麟角,终在一次次的选拔中囊锥露颖,组成了铿锵六人组,同侪六人,针芥相投,志同道合。在八年级全体老师和林童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在文字组成的饕餮盛宴中大快朵颐。每日中午相聚在一间教室,每日下午相聚在艺文书吧,记忆汉字,感受汉字。他们夙兴夜寐,焚膏继晷,昃食宵衣,殚精竭力,因为长时间的书写甚至长出了胼胝。枯燥的集训过程中,有了每位队员的插科打诨而变得精彩纷呈;遇到的疑问在老师队友的帮助下就似醍醐灌顶,终于幡然醒悟。在近一个月的勉旃下,该团队日臻完善,熠熠生辉。
比赛肇始,他们登上初赛的舞台,气宇轩昂,他们在主持人词意的提醒下百般思忖,谨小慎微,下笔兔起鹘落,如阪上走丸一般,出色发挥,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半决赛。而半决赛中,凭借王乐人写出的“夏鼐”一词起死回生,有惊无险地进入决赛。队长黄文奕不辱众望,在个人赛中拔得头筹,成为唯一写出“不待蓍龟”和“布帛菽粟”两大难词的选手。两次比赛的胜利,令所有选手信心大增,踌躇满志。决赛中,他们展现出了二中人的最美风采,没有吓得觳觫,也丝毫没有羞赧,稳定得完成了比赛。在洪千然的“开门满堂红”之后,王乐人乘胜追击,以“佩弦自急”一词独占鳌头,曾儒侃以“朋比为奸”一词在选手中大露锋芒。在卢绎和队长黄文奕稳定的发挥之后,他们蟾宫折桂,取得了第三名二等奖的佳绩。队长黄文奕在个人赛中发挥出色,与“卫冕冠军”蔡浩昌同学难分轩轾,在加赛第五轮以“重熙累洽”一词绝杀对手,取得一等奖的佳绩,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比赛告罄,回顾他们整个赛程的表现,每个队员虽有各自的薄弱之处,但是瑕不掩瑜,他们的出色表现终将彪炳二中史册。
他们说:我们从不因为比赛结果而侘傺迷茫,僝僽惆怅,即使把“鼎革”听成“炳革”,把“踏勘”听成“踏滩”,把“振聋发聩”写成“震聋发聩”。对待比赛结果,我们并不是不重视,只是我们认为,写错一个字,你固然失去了得分甚至是晋级的机会,但因为写错字而涕泗滂沱,你失去的不仅是比分,还有青春少年应有的风度。他们说:当我们六个人最终站在决赛舞台的镁光灯下时,当我们的队长与对手加赛鏖战五轮时,当我们举起奖杯时,好像从奖杯的反光中看到了我们的梦开始的地方。他们说;听写大赛结束了,多年后,我们听写过的词,发生过的事,以及那些点点滴滴,或许在记忆中会显得有些溟濛,但它给我们带来的难以言尽的收获,我们会一直记着。
安静的午后,静谧的傍晚,他们围坐着研字听字,不光光获得比赛荣誉,温暖明亮的青春记忆更为难得。最后一次集训,他们依然陶然专注,笑容晏晏。他们说,明日结束了会有些伤感。不过,他们又说,往后的时光他们还可以围坐一起,享受这种文字麦田里的游戏,收获最典雅的汉字文化和最美好的少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