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父母、尊师共进--班队活动主题及学习材料
作者:  信息来源:网站运维  点击数:161  更新时间:2006-01-04

初中5月份班队活动主题及学习材料:

 

1爱的回报

2走近父母

3尊师颂

4师生互赠格言携手共进

爱的回报
  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1.让学生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2.让他们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内涵,明白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男、女主持: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你们好!一年级十班《爱的回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在家里爸爸妈妈呵护着我们。为了我们,他们操碎了心,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王平演讲: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好像是一座永不停息的摆钟。一年四季忙忙碌碌,又极有规律。
  清晨,天刚蒙蒙亮,她就悄悄起床,为一家人准备早餐。早餐准备完毕,才轻轻地摇醒我:“起床吧!小懒猫。”我向妈妈道一声“早上好”的时候,她的脸上便会露出满足的笑容。每天早晨,当我喝着妈妈亲手热的牛奶,品着妈妈亲手煮的鸡蛋,吃着妈妈亲手烤的面包的时候,心里便会涌出一种温馨之感,我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
  每逢下雨,哪怕是小雨,妈妈也要为我送雨具。我永远记得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又为我送伞。但没有把准时间,到早了。于是,她就在风雨中等待着。当我从教室里跑出来的时候,她的头发上已溅满了雨珠,衣服也是湿漉漉的了。她一见我,立刻高兴地说:“快,穿上雨衣!”当我在妈妈的帮助下,穿好雨衣的时候,我顿时觉得心里暖融融的。有了妈妈的关爱,再大的风雨我也不怕啊!
  男:是呀!妈妈永远在忙碌,给我们创造甜美的生活;妈妈时刻牵挂着我们,为了我们的成长而牵肠挂肚。
  女:请听,《烛光里的妈妈》。
  (女声独唱《烛光里的妈妈》)
  男:妈妈,多么亲切的字眼;
  女:爸爸,多么诚挚的称呼!
  合: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体贴我们;在学习上督促、指导我们,还常常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因此,孝敬父母不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呢?请看幻灯片上的内容,选择正确方案回答。
  孝敬父母:A、就是关心、体贴父母。
  B、就是对父母百依百顺。
  C、就是对父母有礼貌,不耍脾气。
  D、就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劳动,听取他们的有益教诲。(给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再指名回答)
  方锐虎:本题应选B。
  欧阳正珊:不对,如果父母一时糊涂,让你去做坏事,你也不假思索地照办,这难道也是孝敬父母吗?我认为:应选D。
  女:她回答的很正确。孝敬父母,就是要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劳动,虚心听取他们的有益教诲。
  男:孝敬父母就是要在精神上、生活上关心和体贴他们,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女:孝敬父母,就是要对父母讲礼貌,不耍脾气。
  男:可我们的同学究竟做得怎么样呢?
  邓科:每当人们说到父亲和母亲的时候,总会想到“严父慈母”。父亲往往没有母亲那样温柔慈爱,他的严厉甚至会被人理解为冷酷。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要我自己动手,从不包办代替。记得我刚学骑自行车的时候,父亲不仅不扶我,反而站得老远老远地,甚至连妈妈都不让跟着。摔了,让我爬起来,再学;伤了,让我坚持着,再练。当时,我十分伤心,后来,当我以神奇般的速度学会了骑自行车时,我高兴了;当我看到父亲脸上那满意的笑容时,我理解了。原来,在他的严厉中竟蕴含着殷切的期盼。我终于懂得了父爱。
  女:温情是爱,严厉也是爱。我们应该理解。下面请听歌曲《父亲》。
  男:请欣赏舞蹈《鲁冰花》,由肖旋等六位同学表演……
  女:从父母那儿,我们索取了许多许多,物质上的,精神上的,谁能说得清。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回报了多少?
  陈璐回忆她自己的两件事:(1)因妈妈操劳过度,睡过了头没能按时唤我起床,我对妈妈大发雷霆;(2)不听妈妈的教育,赌气一连几天不理妈妈……今天,请允许我向妈妈献上《世上只有妈妈好》,以此表达我对妈妈深深的歉意。
  男: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爱的不等式”,听谢筱同学演讲,一定会让我们深受教益。
  谢筱: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教师,在学校里爱岗敬业,丹心一片。在家里,他们对我生活上百般呵护,学习上耐心辅导,可我却常常冲着他们发脾气。有一次,下大雨,爸爸来学校接我,来迟了。我把嘴巴噘得老高,大声责怪他为什么来迟。回家的路上爸爸向我解释,一位学生问他一道难题,所以来迟了。听着爸爸的解释,看着在风雨中弓着腰蹬车的爸爸,我的眼泪涌了出来。还有一次,我的妈妈病了躺在床上。我放学回家,不但没给妈妈端水送药,反而为自己没吃的大吵大闹。妈妈见状只好硬撑着起床为我做饭。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我感到一阵惭愧。
  同学们,孝敬父母,是我们做儿女的本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纵观历史,无数志士仁人,革命前辈,无一不是孝敬父母的楷模。民族英雄岳飞一直遵循母亲“精忠报国”的教诲驰骋沙场;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以无限崇敬的心情对母亲深情地回忆;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归来,途经家乡,亲自为母亲洗尿湿的衣裤。这些感人肺腑的事例,给我们多么深刻的教育啊!他们是养亲的楷模,更是敬亲的高标。
  肖叶:谢筱的演讲,使我很感动。我们回报父母,就是两个字“养”和“敬”。那么,养亲和敬亲,哪个更重要呢?
  彭祥:我认为养亲更重要。不养亲,他们怎么生活下去呢?
  叶芳:我不同意。我认为敬亲更重要。如果对父母养而不敬,那与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尤其是我们这些未成年的中学生,更应该学习革命先辈的敬亲精神。
  熊义:对,说得有道理。我记得这样一首民谣:自古敬亲胜养亲,官民未必有区分。养亲只要两餐饭,敬亲全凭一颗心。这首诗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罗蓉:是的,我们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自觉地作一个敬亲的好孩子。不要在讲究吃穿中拖累父母,不要在追求时髦上给他们在经济上加压,更不能因不求上进而给他们的心理上增加负担。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让他们生活得轻松一些,幸福一些。
  陈超:同学们,我倡议从今天起,把父母的生日与“三八”妇女节定为“孝敬父母日”,你们同意不同意?
  全体学生:同意!
  女: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
  男:千歌万曲,难以抒发我们对父母的爱戴。
  合:请全体同学起立,宣告我们的承诺: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向你们郑重承诺:在思想品德上让你们安心;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我们要“不负天下父母心”。
  班会在欢快的歌曲声中结束。

 

走近父母
  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能够体谅父母、理解父母,从而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整个活动由“重温父母点点滴滴的爱”、“我对得住父母吗?”“我该如何回报父母”三个项目组成。活动过程中穿插投影。
  投影《新三字经》片断,全班默诵:
  为人子 方少时 尊长辈 习礼仪
  孝与悌 须继承 爱父母 意深长
  亲养儿 多苦辛 报春晖 寸草心
  亲有教 儿恭听 做错事 即改正
  家务事 乐担承 洗碗筷 扫门庭
  家爱我 我爱家 推此心 爱中华
  主持人甲、乙两人上
  甲:今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学生徐力,因为母亲对他的学习成绩要求比较苛刻,他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这件事震惊了社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母亲亲手养大的孩子却亲手杀害了母亲,何等的残忍!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何等重要!
  乙:常常听见有的同学这样评价父母:“他们太古板!”“他们懂得什么!”。
  甲:也常常听见有的同学大声呼吁:“爸爸妈妈,请理解我!”“请给我自主的权利。”
  甲乙(合):其实,我们对父母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举行“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吧。
  甲: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父母。
  乙:是啊,父母之爱如一缕缕春风抚慰着我们,又如一丝丝阳光温暖着我们,可我们又知晓几分,感受多少?现在,我们就先来掂量掂量这份爱吧!
  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父母相处的日子,有多少难以忘怀的往事啊!请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让我们和你一同分享你的幸福。
  生A:记得是读小学四年级时,冬天的一个夜晚,我病了,高烧不止。爸爸出差了,怎么办?妈妈顾不得穿上棉衣,穿着单薄的毛衣毛裤楼上楼下挨家挨户给我找药,不知敲了多少家的门,才给我找到了药,赶紧喂我喝下。等她安顿好我上床睡觉时,自己却咳嗽起来了。我说:“妈妈,你也喝点药吧!”妈妈答应了,可第二天早晨等我醒来,妈妈还在咳嗽,她却安慰我说:“没事儿,大人不要紧。”看到妈妈咳嗽的难受样子,我禁不住哭了。
  乙:生病本来是一件痛苦的事,可痛苦 被父母那份浓浓的爱化解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呢?
  生B:那是冬天的一个早晨,刚上过第一节课,天气突然变了,好冷啊!看到有的同学的父母送来了衣服,心里真羡慕。我不禁埋怨妈妈:你怎么就不给我送衣服来呢?说来奇怪,想着想着,妈妈果真就来了,她帮我穿上衣服,摸着我的手说:“傻孩子,不听妈妈的话,冻坏了吧!”一股暖意涌上了心头,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甲:听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孟郊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C:有一次我和同桌闹别扭了,很不开心,回到家里,连饭也不想吃,这时妈妈进房来了,问清原因后,特意打电话邀我的同桌到家里玩,后来,我和同桌和好如初了,我们都很感激妈妈,是妈妈帮助我们找回了差点失落的友谊!
  乙:听完这个同学的一席话,我不由想起这样一句话:“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生D:上学期我迷上了电子游戏机,父亲把我狠狠揍了一顿,我吓得不敢再去了。几天后,一个同学又来约我,我看父亲上中班去了,就又随那同学去了。进了电子游戏室,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当我正玩得高兴时,忽然有人把我踢了一脚,我正想大骂,一看,天啦!是我的父亲,他的脸色可真吓人,我怕他又打我,大哭起来,可他这次没打我,他竟然流泪了。从此,我再也没进电子游戏室了。
  甲:严是爱,松是害,爱之越深,恨之越切。这种严何尝不寄予着父母对儿女更深的期盼!
  乙:父母对我们是百般呵护,无微不至,他们给了我们最无私的爱,最慷慨的情,最深切的期待,我们对父母又如何呢?
  看一组幻灯片投影,画面简介:
  甲:和父母顶嘴后,扬长而去。
  乙:父母关心他的学习,他说:“烦不烦!”
  甲:上学前,对父母说:“给我零花钱!”
  乙:放学后,父亲在拖地,母亲在洗衣,他却跷起二郎腿在看电视。
  甲: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在同学们看来很平常,但同学们想想,我们这样做是否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呢?我们究竟为他们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反思一下平常的日子,有哪些不足之处?
  生E:有次吃过晚饭,我正准备出去和小朋友玩,妈妈说:帮妈妈把碗洗一下。我心想:洗碗可是大人的事,怎么今天要我洗?我极不情愿地将碗拿到水笼头旁冲了一下,就下楼玩去了。玩好回来一看,妈妈已将碗洗得干干净净放到碗橱里去了。后来,我才知道妈妈那天病了。
  生F:那天放学后我要和同学一起去溜冰,爸爸不许我去,我和他吵了一架,还说他封建。后来他带我去了,原来他是怕我不注意安全。
  生G:有次考试考差了,我生气地将自己关在房内,这时爸爸给我端来一杯热茶,我大声向他吼道:出去,不要你管!爸爸那次很伤心,还掉了泪呢!
  生H:刚才同学们满怀惭愧,表达了内心的忏悔。古语说“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父母为我们整日辛苦操劳,两肩正背负着生活的重压,两鬓早已染上了缕缕白发,两颊早已刻上了深深皱纹,同学们,我们该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走近他们,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呢?
  生I:我要好好学习,不让他们操心。
  生J:我妈妈下岗了,我要和她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
  生K:我爸爸最近迷上了赌博,我要配合妈妈,让爸爸有一份正常的业余生活。
  生L:妈妈过生日时,我要为她买份小小的生日礼物。
  甲: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过: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酒的酒杯。是啊!爱让我们生命变得充实,爱让我们生活洒满阳光,爱让我们的明天充满希望。
  乙:父母用爱托起了我们的生命之舟,父母用爱滋润了我们稚嫩的心田,父母用爱抚慰了我们孤寂的心灵,父母用爱温暖着我们整整一生。
  甲:同学们请珍惜这份爱吧!因为这种爱只有今生,没有来世。
  乙:同学们,请把握这份爱吧!因为它会使我们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它会为我们带来一座开掘不尽的宝藏!
  甲乙(合):让我们的心永远和着父母的心愉快地跳动吧!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在《妈妈的吻》歌声中结束。

 

尊师颂
  班会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老师的品质和尊师的内涵,把对老师的尊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做一个遵纪好学的好学生。
  班会形式:用朗诵、讲故事、唱歌、小品等形式。
  参加人员:本班全体学生和学校部分老师地点:本班教室班会过程:
  放录音:“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歌飞出,引出主题班会。
  主持(女):同学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道出了老师的崇高和伟大。
  主持(男):今天我们就是要借此机会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崇敬之情,感激之情。
  主持(女):同学们,以往都是我们坐着,老师站着,今天我们应该让老师歇一歇,让老师享受一下桃李芬芳的幸福。
  全体同学:对,请老师歇着,让老师享受一下桃李芬芳的幸福!几位女生跑上给老师献花,给老师安座。
  主持(男):同学们,我们虽然仅仅进入初二,然而却得到过无数老师的教导和关怀。
  主持(女):我们虽然还不够懂事,却深知老师的博爱和伟大。
  主持(合):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主持(女):大家想不想借此机会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①几位女生给老师献上一支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②集体诗朗诵:“我爱您——老师”
  (领)老师啊老师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严寒酷暑,(合):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独):老师啊老师,您的家在何方?
  (合):您的家在学校!
  (独):您的心在哪里?
  (合):您的心在您的学生中!
  (独):您伴着朝霞走上讲台,又踏着月色归去,……
  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合):您是真正的园丁。
  (独):您的生命—
  (合):因耕耘而芬芳,因开拓而闪亮,因奉献而充实。
  (独):您的生命是一团火,
  您的生活是一曲歌,
  您的事业是一首诗!
  (合):啊,我爱您,我亲爱的老师。
  主持(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正是我们老师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赞美老师的诗句和文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们还可把老师比作什么?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学生A:我把老师比作太阳。她给我温暖,给我能量,照我成长。
  学生B:我把老师比作铺路石。让我踏着她走向远方。
  学生C:我把老师比作大海。她有广博知识和宽广胸怀。
  学生D:我把老师比作小草,默默无闻但精神高尚。
  学生E:我把老师比作妈妈,教我做人,催我成长。
  三男生一女生跑上要求表演小品《家访》,表现一女教师牺牲休息时间,不顾体弱和劳累,帮助一对教子无方的家长来教育孩子。
  主持(男):老师的形象是平凡的,但老师的精神却是伟大的。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文明的延续者;他们是灵魂的启迪者;他们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人。
  主持(女):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尊敬老师的优良传统。哪位同学来讲讲名人名家尊师的故事?
  男生F:讲宋代学者杨时《程门立雪》的尊师故事。
  女生G:讲毛主席尊敬徐特立老师的故事。
  主持(男):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文明。尊重教师也是一个人有良好品德、修养和有见识的具体表现。那些学者、伟人始终都把尊师视为很重要的品质。我们正在接受老师教诲的学生更应尊师。谁能说说平时是怎样尊师的?
  男生H:见到老师热情打招呼;下课时,请老师先走;上下楼梯请老师先过;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老师允许了再进去;老师遇到困难去帮助。
  男生I:对老师说话要有礼貌;认真听老师讲课。
  主持(女):两位男同学讲得很好,他们所列举的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现在我出两道判断题,要求大家能更深刻地理解尊师的深层含义。
  题一:有位同学平时对老师很有礼貌,见到老师热情打招呼,有时还主动替老师打开水,从不顶撞老师,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作业不认真,书写潦草,老师对他讲了多次他都没改正。他的好朋友说他潦草作业是不尊敬老师,而他说这与尊师无关。
  问:他的看法对吗?
  女生J:不对。我们尊师,不仅在日常行为上要有礼貌,更要听从老师的教诲,虚心接受到老师意见。
  题二:有位同学上课经常不听讲,有时还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批评他,说他不尊重老师。
  问:老师的说法对吗?
  女生K:对。因为尊师,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为了上好课,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不认真听课就是不尊重老师的劳动,也就是不尊重老师。
  主持(女):老师很累,却无怨无悔;
  主持(男):老师清贫,却安贫乐道;
  主持(合):为了祖国,为了民族,老师您还将默默地耕耘,您还将无私地奉献。
  主持(女):老师,我们知道,您不需要献花和掌声,您不看重享乐和金钱……
  主持(男):您要的是我们的勤奋和求知;您要的是我们的进步和成才。
  主持(合):老师,您听吧,我们现在就回答您。
  主持(男):我们宣誓!
  全体同学:我们宣誓!为了民族,为了中华,为了二十一世纪,我们要自尊自律、自强自信、刻苦学习、勇于探索、奋发向上、走向辉煌、走向辉煌!

 

师生互赠格言携手共进

                  标题:师生携手共进——胜利抵达彼岸
                      副标题:师生互赠格言、警句
    抽签决定老师向某学生、学生向老师互相赠言的顺序。请一位同学专门记录同学给老师的赠言。
  首先,老师赠全班同学一句话:“成功三要素——信心,恒心,专心!”然后师生开始互赠,先由学生向老师赠,老师略加表态(如“谢谢”,“说得好”“受之有愧”等)老师回赠学生(即将卡片郑重递给学生,由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班会在热烈气氛中进行。我班团支部书记是一个很全面的思想素质较高的学生。她给我的赠言是:“老师,让我们走自己的路吧,我们已经长大了”,我回赠她的是:“幸福不在于幸福的得到,而在十追求幸福的过程”(马克思语)。我想使她从中领悟:在刻苦奋斗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实际上已取得了成功,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
  男生W思维敏捷,但平时不刻苦学习,喜欢自吹自擂,自我标榜,懂得一点什么生怕别人不知道,大家都不太喜欢他。据此我送他的赠言是:“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他赠我的是:“多一些欢笑,少一些怒气”。
  学生D学习自觉刻苦,但动脑不够,方法较死,识记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碰到能力题常感棘手,且不敢质疑,故成绩不很理想。我送她的格言是:“好奇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的希望更多”,以鼓励她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质疑。她给我两句格言,一句是:“工作诚可贵,身体价更高”;另一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融融”。
  ……
  赠言过程中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班会上群情激昂,场面确实很感人。
  学生很欢迎这种教育形式,同学所认真的态度和积极性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气氛和浓浓的教育氛围。使他们在愉快中不知不觉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凡参与者都能体会到这一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将老师送给他人、而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赠言记录下来,以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最后,班会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结束了,给人以长长的回味。
  四、班会跟踪及小结
  这次班会开得非常成功,学生们纷纷在日记中表达了收获的喜悦。如学生A写到:“这个班会很有意义,它是沟通师生心灵之窗的一座桥梁。”学生B赋诗一首:“名言警句相互赠,师生浓浓情意深。江城风光无限好,他年喜讯报师恩。”学生C写到:“老师送我的一句话是注意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不进来。我理解老师的用意,我上课或做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老师也曾提醒我,虽说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今后我可得好好改。”……而我自己也很激动,五十句话,渗透着学生对我的关心和敬爱之情,也使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生的行动告诉我这次班会效果比我预计的要好得多,他们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极大地得到提高,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情绪由受压抑到展示出轻松态。一走进教室,看到的是埋头学习或讨论题目,个个都投入到学习的海洋中,学习空气浓浓的,一切给人井然有序之感……这年中考,我班50人中有47 人考入我校重点班(重点线为562 分)。当然,成绩的取得还有诸多因素。
  事实证明,老师除了有良好的教育意图外,教育形式得当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方法要根据学生思想实际灵活运用,以发挥其最佳效果。同时,从中我体会到,教育者要了解学生,深切了解学生心理是关键。他们渴望独立,要求平等,讨厌居高临下的说教,如果你说他的不足,他们也说你的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人格上与老师是平等的,要求被尊重。另外,这样的班会内容和形式,不是老师指令学生怎样做,而是老师和学生讨论我们共同怎样做,学生感到你和他心心相印,师生感情空前融合,老师和学生的内动力同时得到了启动,作用之大,可想而知。

专题网站:
校内系统:

温州市第二中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学校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望江路水门头8号 邮编:325000 电话:0577-88180523 传真:0577-88180523

浙ICP备2024101137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