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高素质,实现专业化,打造一群“领跑”的教师队伍,我校优秀青年教师联盟通过“搭建学习平台,拓宽专业视野”、“搭建践行平台,提升专业技能”、“搭建反思平台,提升专业品质”的三搭实践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与发展的机遇。在优青联平台的滋养与助力下,新星闪耀,初露华彩。
教师的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2024年6月5日,曾深度参与温州市第三届中小学项目化学习成果博览会——初中作业专场活动的五位青年教师通过扎实且生动、专业亦风趣的交流,分享对于“项目化”概念的解读与实践。
语文组的胡闻洛老师以《循此苦旅 以抵繁星:向项目化更深处漫溯》为主题,分享自己的项目化实践过程。胡闻洛老师以“打造《平凡的世界》典藏卡盲盒IP”为例,从前期准备、项目迭代、项目简介与项目反思,漫溯此次项目化成果展的筹备过程,并从理论和方法两个角度总结实践经验。
数学组的朱晶晶老师分享了《与“时”俱进》的项目化课堂生成过程。她将课堂分成三部分:构思、实践与展示课生成。经历了“定基调:重走科学数学路→定价值:以提炼学习路径为重点→定背景:以探索单摆为载体”三个课段。在尝试中不断探索单摆,增加信息技术和科技力量感加强。
英语组的李虹瑶老师分享《每一声“随叫随到”,都是成长的注脚》。李虹瑶老师讲了三个关于“随叫随到”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看出我校英语组在合作和讨论中提升专业能力,也能感受到她们团队的互帮互助与温暖,她还分享了在课件中“平滑”的切换效果的使用方法,极具趣味性和实用性。
科学组麻馨怡老师带来的《师生共学:学生超越的创新篇章》,麻老师回顾总结此次科学组的项目化实践始于略显迷茫的初探,继之陷入迷茫的再试,迎来柳暗花明的转折,在披荆斩棘的突破中,收获了不负众望的结果。历时两月的奋斗,最令她难忘的是迸发创新活力的同学们,与鼎立相助的诸位同事。
社会组徐棉老师分享主题为《跨越困惑:打开项目化作业认知大门》。徐老师立足于课程设计的经过阐述对项目化的多维思考。徐老师认为项目缘起应借助生活情境,指向真实问题解决,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在项目开展中,要以任务驱动,促进真实学习发生,不可纸上谈兵。评价环节则需设计机制,激励核心素养达成。
活动最后,蔡丽素副校长对今晚五位教师的分享做出了高度肯定,并指出干货满满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艰苦付出,同时勉励青年教师们应当抓住机遇不断成长,在多问多学多参与中做好准备,精准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更要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利用教研组的平台与资源提升自身素养。
“趁年轻,多去尝试。”在项目驱动的教学环境中,持续的学习与尝试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应积极寻求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确保知识体系实现同步发展。
文字:黄梦蝶 丁一瀚
图片:章承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