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启幕备课篇,群英荟萃意绵绵。带着春天的温暖与力量,2025年2月12日——13日,我校正式拉开春季开学备课会的帷幕。本学期我校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研院年度教育工作要点,依据新课标课程,以《指向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新质育人”学科实践》这一顶层方案为指引,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核心使命,持续强化校本教研,深化课题研究,深度挖掘教师教学潜能,全力优化课堂教学各环节,全方位提升教学品质,开创教科研工作崭新局面,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2月11日上午,我校教学部门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研组长会议。会议上,蔡丽素副校长再次解读了我校《指向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新质育人”学科实践》这一顶层方案,剖析学习力的内涵架构,贯彻方案理念和实施路径。
“新质育人”学科实践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分为学习反思力、学习互惠力、学习创造力、学习内驱力等四个维度。第一,注重自主学:会主动向疑惑处提问,勤于反思自身的学习状态并进行调整,勤于总结实践中的所得所失,从而提高学习反思力;第二,践行合作学:能和同伴深度协作共同完成实践活动,会指导同伴共同实践,能在实践中习得同伴的优秀品质或能力,从而提高学习互惠力;第三,实现深度学:会分析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会将旧知迁移到新的实践中,会在实践中自主创新,从而提高学习创造力;第四,保持长效学:在持续的学习中有参与实践的动力,有规划实践的计划,有坚持实践的毅力,从而提高学习内驱力。通过以上学习力的培养,能激发学生对各学科的浓厚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使其持之以恒地追求学习进步,作为终身学习的能量储备。
社会组——建构“概念 + 情境”课堂 提升学生学习反思力
社会组全体教师在教研组长黄峥老师的带领下,召开新学期教研组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以指向学生学习力为导向,推动教师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新质育人”的学科实践,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黄峥组长回顾了上一学期组内教师在教学成果和教科研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对新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她强调,新学期要以教学和科研为引领,立足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育人价值,凝心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积极响应学校校本研究,钟轩挺老师分享题为《立足“概念+情境”,推动“新质课堂”》的讲座,她结合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解读本学科基于“概念+情境”的学习力培育路径,展示如何利用地图、史料、时政等资源,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学习力,实现知识内化与素养外化的统一。
会后分年级进行讨论和交流,各备课组围绕“提升学习力”教研主题,分析学情和教材,探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创新注入新活力。
语文组——聚焦“主题阅读”,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教研组长王璇老师回顾了上学期语文组的教学成果,包括个人荣誉、学生获奖及教科研成果,并反馈随堂听课情况。接着,王老师结合区校级教科研计划,明确新学期教研方向,以“学习力”为核心,实施“主题阅读”教研。
张诗伟老师分享语文主题阅读这一话题,详细介绍了如何实施主题阅读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贾添慧老师分享了《汉字为舟,协同作桨》,重点介绍了精准备赛体系构建、初三时间管理及学科组协作经验。
最后,王璇组长总结语文组新学期发展方向:以“学习力建设”为顶层设计,以“主题阅读”为研究方向,以备课组、工作坊、工作室为载体,推动个人成长与语文组发展。
数学组——研究设计数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反思力
教研组长蔡若蕾老师回顾了上学期数学组教研成果,针对教学常规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反馈,并规划新学期教研计划。蔡老师提出了围绕学校“新质育人”的教学理念,深化教研改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力提升的教研方向,这将成为今后数学各个备课组的工作重点。
优秀教师刘雪燕分享了《搭平台、助落实》的教学策略,通过情感、学术、互助平台激发学生内驱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新教师孙韫淇老师则以《命题锤炼:新手实践体悟》为题,分享参加命题比赛经验,从定位、拆解、活化、跨界几个方面阐述命题比赛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提到如何将试题进行灵活变式,利用数学史、生活化元素设计题目,以及高效使用几何画板进行画图的技巧。
英语组——"英"材科学施教,赋能学习创造力
新学期的英语组以“归零心态”复盘经验,不囿于过往;以“匠人精神”打磨细节,不驰于空想;以“团队智慧”共克难题,不惧于挑战。集体教研活动分三个环节。
①复盘深耕。
教研组长孙如媛老师带领全体成员共研《基于英语学习力提升的教学总结和新学期规划》,回顾上学期成果,明确新学期教学工作重点。
②赋能突破。
金文侠老师分享《从批改到指导,助力学生英语作文进阶》,着重培养学生写作习惯,重视课堂实践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与创造力。
李若男老师带来《“慧”做班主任,赋能“新”课堂》,分享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家校合作及班级导师制等经验,提高学生学习反思力与互惠力。
李茜茜老师的《Deep think Easy work》聚焦高效课堂与精准作业检查,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力。
③聚力启航。孙如媛老师布置本学期备课组、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的工作方向。所有工作将围绕培养学生学习创造力的方向共同努力。
全体英语组教师将以团队的智慧共同面对挑战,在基于产出导向法提升英语学习力的English Talk Show实践研究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创造力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科学组——聚焦探究实践与科学思维,促进科学学习创造力提升
新课标、新中考要求下,如何让科学教学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当常规教学遇上AI技术,当传统课堂碰撞项目化实践,如何让科学教学真正实现学习力的提升?在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之际的会议上,科学组以“指向学习力提升的科学教学与教研”为主题,进行了深度的分享和交流。
首先,王莉静老师以“提升教学质量的常规措施”为主题,分享了她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心得。她结合了当前AI技术,如deepseek分享教学常规,强调了作业批改的重要性,特别是错题的深入解析和知识点的巩固。
青年教师周逸维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教研新兵成长为教学勇士的历程。她通过“水面垃圾清理器”项目,体验了项目化教学的初阶;随后在“水火箭、浮力称”项目中,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上个学期参加命题比赛,同样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她不仅依靠自己的努力,还积极主动寻求组内骨干教师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与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吸收他们的宝贵经验和建议,从而在命题技巧和教学方法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她在比赛中表现得更加出色,也为她个人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研组长林宏达老师深入探讨了“指向学习力提升的科学教学与教研”。他首先明确了学习力的定义,并结合科学组内的调研结果,对学习力进行了深度分析。林老师强调,在常规教学中,应注重科学思维与探究实践的培养,并重视作业批改质量与个性化辅导。他还提出了集体备课与命题质量的重要性,强调备课应多注重学生的学情,命题多注重题型梯度的变化。
体育组——夯实体育基础,激发学生运动意志力
教研组长王晨老师围绕新学期教学任务、课堂常规要求、初三中考备考、体育教学视导课程、体育训练、校区跑操以及新教师成长规划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他强调新学期要继续夯实基础,力争在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提出“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实施要求,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与身体素质。
苏璐老师分享:体育与保健,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学生睡眠问题,如何确保充足睡眠以维护身心健康。睡眠不足会影响学习、加剧心理压力,优质睡眠会助力学业与情绪稳定。
蔡林利老师分享:蔡林利老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三有四化,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学习。
本次备课会特地邀请潘巧亮校长与会。潘校长对体育组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肯定了全体教师在、训练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他对新学期体育组的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励教师们继续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训练成绩与科研水平,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潘校照片)
综合组——探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创造力
为明确新学期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综合组全体教师参与了集体备课会。
备课会由综合组组长张静静老师主持。她首先对学年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教学改革、学生素养提升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她做了题为《综合学科“新质课堂”实践活动探索》讲座,引领组内老师学习学校 “新质育人”学科实践指导方案,解读学校“新质育人”理念,就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开展学科实践活动提出观点和看法,启发老师们在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科融合,重点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备课会特别邀请市美术名师孟勇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他“以新质空间促美育浸润行动”为主题,展示了近年来他个人及其名师工作室获得的丰硕美育成果,并结合“新质育人”中创建“新质学习空间”的概念,提出“优化校园空间设计、创新美育教学模式,打造沉浸式美育环境,让美育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美好教育创想。
备课会上综合组全体老师认真学习新理念,积极参与探讨,达成共识。在新学期里,综合组将致力于通过音乐、美术、信息、心理等四大学科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充分开发综合组的独特优势,跨学科合作,多学科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创造力。
心怀桃李栽春意,共绘教育锦绣篇,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也承载着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殷切期望。集体备课研讨,我们不仅是在准备一堂堂课程,更是在编织一个个梦想,搭建一座座通向未来的桥梁。教育的春天,总是格外明媚,她承载着无数心灵的觉醒与成长的奇迹。愿我们在新学期里,携手并肩,砥砺前行,为学生的成长赋能,助力每一位学生绽放光彩。